全神贯注地奔向开放世界

最近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,今年6月在毕业工作两年之际选择离开滴滴也逃离了北京,原本打算休息2-3月,计划在放松的同时也能够好好规划未来的走向。结果一休息就到了11月,不过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也异常顺利,这4个多月的晃荡生活也算落下了帷幕。

加速

自从去年12月选择从原部门杀进橙心优选就开启了加速的日子。在原部门实在太闲,那些系统的细节被我研究了一遍又一遍,因为事情太少完全有时间能把一个模块的代码质量打磨得非常高,现在想来也算是一种幸福了。正是因为太闲,汇报前总是要挤PPT,当公司打算从各个部门给橙心优选调人的时候,怎么选是显而易见的了。

不得不说公司堆起人来真的是毫不犹豫,除了橙心优选所谓的20%战时补贴,几百人的北京团队长期到成都出差每天住酒店包餐食还有100打车额度,待遇还是给足的。

在工作1年多的时候就这么开始了加班的日常,这期间吸收了不少网约车系统沉淀出来的经验,实践了低代码解放双手,真切感受了性能优化在大流量环境下的impact,也遇到了合作很愉快的同事。有一些时刻会觉得挺有成就感的。

当然了伴随着「投入不设上限」的核心业务而来的除了常态化的加班,还有非常高的人员流动率。年前刚建立好的流程,年后测试团队里的人都换了一波,流程也跟着人不见了。不过我所在小组的成员一直都很稳定,直到我在团队即将回撤北京时选择了离开。

离职

离职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了,对于这种加班盛况,身体上的隐患先不说,个人成长的窘境也一言难尽,没有业余时间怎么学习新技术怎么提升自己呢。尽管有着公司Infra上的原因,但是在工作中明显可以观察到周围懂前沿技术(比如Kubernetes)的人太少了。其次随着一些事件的发生,我自己也对大公司无感了。一个是事故,其他组频繁因为低级错误引发事故,最离谱的一次是上线不看监控直接把整个集群滚down,就别提有多掉价了。再一个是事故后引发的管理操作,要求每次上线不仅要走正常流程,每一个步骤还要单独在微信群通报,上线流程被搞得越来越笨重。

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,我个人对手上业务的价值&成就感也在渐渐流失,度过对项目技术的热情阶段后,觉得整天帮助运营给用户发券并不是我想要提供的价值。况且即使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成立,剩下来的公司里也绝不会有滴滴。

休完假正式离职的那天是6月30日,也是滴滴偷偷上市的日子,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。9月,橙心优选大面积收缩1,可喜可贺。在最近流传的互联网公司上班时间协作文档上,橙心优选已经成了滴滴里事少坑少的平庸部门2

大公司

这里单独说说大公司的问题吧。大环境上,今天这个时间点互联网的增量空间不再,但是大公司内往往储备了过量的人才,导致大家从创造价值渐渐转向证明手头做的事有价值,沦为表演的艺术;一些平台型公司已经在垄断的基础上开始掠夺行业价值,最近的美团二选一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。组织上,大公司往往强组织架构和管理3,人只是资源。这种方式弱化了人的能动性,久而久之大家的工作也越来越机械化,也就是常说的螺丝钉。尽管个人的工作氛围还是要看团队的小环境,但是小环境的情况必然很难脱离这个结构性的问题。作为工程师要注意的就是公司技术栈的封闭程度,如果自己的技术面和公司绑定得太深,很明显不是什么好事,平时有深究基础技术和开源技术的意识非常重要。

当然了大公司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那些追逐大公司的人也不傻呀。薪酬给力,福利到位,又有光环加身,腾讯能给到2022届毕业生的offer总包已经能有40万了。小公司可能给不到相应的待遇,却有大公司的毛病。不过再换个角度想,钱是最直白的评价手段,但是钱也是最短视的决策维度。高薪也是有毒的,越高的薪酬,跳出去创造新可能性的机会成本就越大。所以在思虑再三后,我打算跳出大公司的思维困境,尝试选择一家小公司。

最后

在这2年工作的过程中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我是那种注重细节的工程师,希望能完全掌控自己负责的系统,这种心态也让我多次发现无人注意的缺陷,并且经常通过单元测试来增强自己对系统的信心;相对于别人,我对生产环境更有敬畏心,没有出现过低级错误导致的线上事故。我一开始会觉得这难道不是每个工程师都应该做到的吗,事实证明并不是,对好多人而言这只是一份钱多的工作而已。

在经历这番折腾后,我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更加充足了。毕竟大部分人努力的程度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,这里还是逃不开统计学的定律,真正和职级匹配的人永远是少数。而我要做的就是获取优质的信息、不断实践、保持总结和归纳,并且把这份热情挥洒到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。最重要的是长线思考,而不是眼里只盯着薪酬和晋升那点事。

综合获取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情况,最终还是加入了一家小公司入局,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也愿意放弃大公司的种种福利。开放世界的难题就是选择太多,希望能跑出适合自己的路吧。


  1. 晚点LatePost. 2021. 橙心优选将大面积收缩,日件单量降至约600万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5KJp-rh_weIZsrooz-MqQ ↩︎

  2. 曹政. 2020. 听说你想进核心部门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2t63rvoWQ4J_zY1bn7p2Q ↩︎

  3. 陈皓. 2014. 软件公司的两种管理方式. https://coolshell.cn/articles/4951.html ↩︎